全台6千家合法中違章工廠評比,台中、彰化最多,6成是污染源事業

文/張淑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研究員)

全台違章工廠或未登記工廠數量近6萬4千家,這些工廠多佔用農地,又不受環保法規約束,對我國糧食生產與食安造成相當大的威脅。2010年起低污染性違章工廠可申請臨時工廠登記繼續經營,至今已近6年,各縣市實際執行情形如何?政府到底容許的哪些工廠在農地上經營?而現在的政策是否有利農地與食安的維護?

為守護農地環境及維護國人食安健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利用政府公開資料,篩出全台取得臨時工廠登記的5,821家違章工廠。在目前經濟部的輔導規劃中,想要繼續經營的違章工廠業者,第一步必須申請臨時工廠登記,後續才有資格變更農地為工業使用,在原地或就近成為合法工廠。

全國近1成違章工廠取得臨時登記,集中在台中、彰化

本會根據政府公開的登記工廠名錄資料集http://data.gov.tw/node/6569),資料收錄期間是從2001/3/14到2016/7/8為止,找出目前生產中的工廠中,依照《工廠管理輔導法》第33及34條核准的臨時工廠登記業者,共計有5,821家。取得臨時工廠登記業者,可暫不受建築及土地法規管制,直到2020年6月2日輔導期結束。

目前取得臨登工廠的數量,佔經濟部估計違章工廠總數6萬4千家的10%。數量最多的前6縣市是:台中、彰化、高雄、新北、台南、桃園。台中和彰化地區合法化速度最快,合計佔臨登工廠總數的45%。東部和離島地區數量最少。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2-23-%e4%b8%8b%e5%8d%8810-52-13

資料來源 /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資料收錄 / 2001.3.14 – 2016.7.8

圖表製作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成違章工廠製造金屬製品,6成以上涉及環保污染事業

臨登工廠所營事業非常多元,有生產紙器、電腦、成衣、水泥加工、金屬品、各式機械,甚至汽車車體等不一而足。數量最多的是金屬製品製造、機械設備製造、食品製造、塑膠製品製造、紡織業、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6種,共有4,453家,佔所有臨登工廠的76.5%(多業別工廠單一計算)。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2-23-%e4%b8%8b%e5%8d%8810-52-25

臨登工廠6大行業 (製作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圖片來源:https://goo.gl/qZDNJBhttps://goo.gl/JvNSWThttps://goo.gl/xwnNFQ

這6大行業當中,除了機械設備製造以外,其他5大行業都是受到一至多種環保法規管制的污染源事業,包括了《空氣污染防制法》、《水污染防治法》、《廢棄物清理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機械設備製造業別在環保法規中雖未明列,但因為涉及金屬熱處理、表面處理製程、焊接等製程,仍受《空氣污染防制法》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管制,由於資料上並無製程欄位,此處暫不予計算。而受到環保法規管制的5大行業工廠共有3,654家,佔所有臨登工廠的6成左右(62.8%)。

以數量第一的金屬製品製造業為例,被歸類在此業別的有2,332家工廠,幾佔臨登工廠總數的4成(40.1%)。底下又可分為15個細類業別,包含從事金屬製的手工具、模具、結構及建築組件、容器、含有金屬加工處理程序,以及上述以外的其他金屬製品(如螺絲)製造的行業。

金屬製品製造常見製程有熔解、加工、研磨、剪裁、沖床、鍛造、清洗等,易產生金屬冶煉爐渣、廢鐵、廢潤滑油及廢水。螺絲、螺帽、鉚釘等製品製造更會因為酸洗和水洗程序產生大量廢污水。

4個環保法規當中,屬《水污染防治法》最為嚴格,只要從事金屬製品製造業15個細項的任一業別,並且設計或實際最大廢水產生量每日在5十立方公尺(公噸/日) 以上者,事業在設立或變更前,都必須先檢具水污染防治措施計畫之事業種類、範圍及規模,送主管機關審查核准。《廢棄物清理法》也針對其中13個業別,要求在一定登記資本額或廢棄物產量範圍以外應檢具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送請審查核准以後才得營運。土污法特別管制編號2544的金屬表面處理業和2543金屬熱處理業,也包括涉及相同製造程序的其他事業。空污法則是除以上兩種行業和製程,同時增列2542粉末冶金業。

這15種金屬製品製造業細項業別裡面,經濟部只管制了2種:2544金屬表面處理業和2543金屬熱處理業,並且不包括其他可能涉及電鍍等表面加工處理的事業。剩下的13種金屬製品製造業細項業別,經濟部則容許申請臨時工廠登記,在農地上繼續製造螺絲、鐵線、鍛造品、鋼管等器具。

6大臨登工廠行業所受到管制的環保法規,及經濟部所管制的項目對應比較請見下表。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2-23-%e4%b8%8b%e5%8d%8810-52-39

環保管制與經濟部管制比較 (製作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從表中可知,臨登工廠6大行業當中,5大行業整體上也都受到多種環保法規管制,機械設備製造因為涉及焊接、金屬表面處理、金屬熱處理等污染程序,依然受空污法土污法管制。相比之下,經濟部的管理強度弱了許多,有鑒於許多違章工廠地段是在農地上,弱化的違章工廠管理制度,等同容許污染事業繼續危害我們的農地,影響國人的食安

只要有利企業投資,中高污事業也可以是「低污染」

目前經濟部這套管理機制主要依據《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第4條附件的36種非屬低污染事業。只要榜上有名的事業別,就沒有申請補辦臨時工廠登記的資格,無法在原地繼續營業,必須轉型或遷廠至他處合法使用地。

2011年,經濟部曾就非屬低污事業範圍邀集縣市和中央環保、農政主管機關進行討論,是否要從原來的50項刪減為36項,儘管農委會表示反對,擔心放寬後會造成農田水路的污染,廢水排放管理也會成問題,並指出經濟部刪減缺乏一致的標準,也有縣市如台北市和花蓮縣表示,中央刪減後將與地方管制污染事業產生衝突(見會議記錄非屬低污事業刪減對照表)。

環保署的與會人員則提到違章工廠對環境污染及公安的可能危害,希望經濟部可以全面納管違章工廠,因此對經濟部刪減非屬低污事業表示支持,認為有助讓更多工廠進入政府管理系統。

最後,經濟部做成決議,將原50項中高污染行業刪減為現行的36項,後面加上一條地方彈性條款,「各縣市政府得視地方產業發展政策與特性,因地制宜增列非屬低污染項目」。決議公布後,刪去的14個事業別均可申請臨登,在農地上經營到至少2020年6月2日輔導期結束,位在特定地區上的工廠甚至可以取得合法資格。

為了產業發展,經濟部從「中高污染」改成「低污染」的事業包括:

  1. 2101輪胎製造業 (刪減)
  2. 2311010平板玻璃 (刪減)
  3. 2311020強化玻璃 (刪減)
  4. 2313玻璃纖維製造業 (刪減)
  5. 2322黏土建築材料製造業 (刪減)
  6. 2332預拌混凝土製造業 (刪減)
  7. 2333水泥製品製造業 (刪減)
  8. 2399未分類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具砂石碎解、洗選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刪減)
  9. 2399940瀝青混凝土 (刪減)
  10. 2412鋼鐵鑄造業 (刪減)
  11. 2422鋁鑄造業 (刪減)
  12. 2432銅鑄造業 (刪減)
  13. 2491其他基本金屬鑄造業 (刪減)
  14. 2692電子管製造業 (刪減)

工廠管理不能再走30年前的回頭路

現行的違章工廠管理規範漏洞百出。過去台灣因為環保及土地利用法規不夠周延,造成工農混雜現象及工業聚落下游的農地污染問題。今天如果繼續縱容更多不利環安的零星工業在農地上落地生根,形同走上30年前的回頭路。

我們要求經濟部、環保署及農委會,還有各地方政府,針對此問題回應,依法儘速公佈完整的違章工廠現況,並重新檢視輔導政策和方向,拒絕污染事業走進農地,為民眾守護安全的農業生態,維護食安和國人健康。我們已將合法化違章工廠繪製成地圖,原始資料也全數上網,提供社會大眾查詢使用。

相關資料

登記工廠名錄 http://data.gov.tw/node/6569
臨登工廠資料 https://goo.gl/0OMmNz
臨登工廠地圖 https://goo.gl/0B2inM

5 Replies to “全台6千家合法中違章工廠評比,台中、彰化最多,6成是污染源事業”

發佈回覆給「王婷慧」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